•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细
南亚所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共同开发了小麦抗叶锈病诊断性标记
作者:刘洋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日期:2021-04-07


  4月6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等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在农林科学类一区TOP期刊《Crop Journal》在线发表,文章题目为“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markers for a wheat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42 using RNA-sequencing”。该研究找到了小麦抗叶锈病LR42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并开发了2种可用于叶锈病诊断的分子标记,大大提高叶锈病的诊断效率。


图1 TaRPM1等位基因结构图


  叶锈病是一种世界各地流行的小麦叶面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叶锈病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有效措施。Lr42是从山羊草中鉴定出的抗叶锈病基因,对于现在流行的叶锈病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具有良好的抗病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个Lr42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行RNA-seq分析,后利用一个位于Lr42候选区域的编码NB-ARC蛋白的差异表达基因(TaRPM1)的序列多态性,开发了Lr42的诊断性标记。根据TaRPM1基因的一个缺失突变位点和一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获得了两种类型的标记。单倍型分析表明,这些标记对Lr42具有较好的诊断性,在选择精度上优于以往的标记。新开发的标记具有成本低、易于检测等优点,适用于高通量或者低通量标记筛选,为小麦抗叶锈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图2 LR42标记检测结果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刘洋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柏贵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农业部国家研究计划竞争资助项目(2017-67007-25939),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708460028)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214-5141(21)00062-3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
  • 电话:0759-2859194 
  • 邮编:524091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获得CMA和CATL双证书
    • 南亚所两个澳洲坚果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
    • 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专家组一行到南亚所交流
    • 南亚所获13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到南亚所进行学术交...
      首页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共同开发了小麦抗叶锈病诊断性标记
    南亚所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共同开发了小麦抗叶锈病诊断性标记
    作者:刘洋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表时间:2021-04-07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4月6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等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在农林科学类一区TOP期刊《Crop Journal》在线发表,文章题目为“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markers for a wheat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42 using RNA-sequencing”。该研究找到了小麦抗叶锈病LR42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并开发了2种可用于叶锈病诊断的分子标记,大大提高叶锈病的诊断效率。


    图1 TaRPM1等位基因结构图


      叶锈病是一种世界各地流行的小麦叶面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叶锈病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有效措施。Lr42是从山羊草中鉴定出的抗叶锈病基因,对于现在流行的叶锈病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具有良好的抗病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个Lr42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行RNA-seq分析,后利用一个位于Lr42候选区域的编码NB-ARC蛋白的差异表达基因(TaRPM1)的序列多态性,开发了Lr42的诊断性标记。根据TaRPM1基因的一个缺失突变位点和一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获得了两种类型的标记。单倍型分析表明,这些标记对Lr42具有较好的诊断性,在选择精度上优于以往的标记。新开发的标记具有成本低、易于检测等优点,适用于高通量或者低通量标记筛选,为小麦抗叶锈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图2 LR42标记检测结果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刘洋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系柏贵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农业部国家研究计划竞争资助项目(2017-67007-25939),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708460028)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214-5141(21)00062-3



    All Right Reserved©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邮编:524091 电话:0759-2859194 
    粤ICP备14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5号
    OA系统    邮箱登陆    数据库     物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