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细
南亚所在光催化构建生物质基载体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周闯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日期:2022-08-19


        光催化是以光作为能量的来源,光触媒吸收一定范围波长的能量,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或者转化成中间体来催化反应的进行。其特点是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设备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日,南亚所旱作新材料研究室在国际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SCI一区,IF=8.025)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 / epoxidized soybean oil based conjugate catalyed by UV light, and its application as drug carrier for fusarium wil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最大的亮点是以虾蟹壳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的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和环氧植物油(环氧大豆油)为原料,以三芳基硫鎓盐为催化剂,通过紫外光催化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环氧大豆油基共聚物,然后,在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下,利用共聚物疏水性基团与疏水性抗菌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构筑新型药物载体材料。研究发现,随着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加,载药微胶囊的粒径不断减小,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胶囊具有缓释性和pH响应性,在弱酸性和中性环境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同时载药微胶囊可以显著抑制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该研究为光催化构建壳聚糖/植物油基药物载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研究工作内容缩略图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周闯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南亚所旱作新材料研究室李普旺研究员和杨子明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热科院揭榜挂帅项目)等经费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1813022010935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
  • 电话:0759-2859194 
  • 邮编:524091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获得CMA和CATL双证书
    • 南亚所两个澳洲坚果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
    • 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专家组一行到南亚所交流
    • 南亚所获13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到南亚所进行学术交...
      首页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在光催化构建生物质基载体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亚所在光催化构建生物质基载体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周闯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表时间:2022-08-19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光催化是以光作为能量的来源,光触媒吸收一定范围波长的能量,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或者转化成中间体来催化反应的进行。其特点是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设备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日,南亚所旱作新材料研究室在国际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SCI一区,IF=8.025)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 / epoxidized soybean oil based conjugate catalyed by UV light, and its application as drug carrier for fusarium wil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最大的亮点是以虾蟹壳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的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和环氧植物油(环氧大豆油)为原料,以三芳基硫鎓盐为催化剂,通过紫外光催化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环氧大豆油基共聚物,然后,在超声波辅助的条件下,利用共聚物疏水性基团与疏水性抗菌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构筑新型药物载体材料。研究发现,随着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加,载药微胶囊的粒径不断减小,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胶囊具有缓释性和pH响应性,在弱酸性和中性环境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同时载药微胶囊可以显著抑制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该研究为光催化构建壳聚糖/植物油基药物载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研究工作内容缩略图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周闯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南亚所旱作新材料研究室李普旺研究员和杨子明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热科院揭榜挂帅项目)等经费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1813022010935



    All Right Reserved©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邮编:524091 电话:0759-2859194 
    粤ICP备14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5号
    OA系统    邮箱登陆    数据库     物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