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细
我所主持的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通过验收
作者:未名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日期:2011-04-27

 

4月21日,我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菠萝安全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3-41)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的验收。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周云龙副主任、技术合作处张昭处长,我院雷茂良书记出席了会议。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孙光明及其团队成员,整合了我国菠萝行业的资源,实行产学研结合,解决了一些产业瓶颈问题,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支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菠萝安全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引进保存菠萝种质128份,筛选出3个鲜食品种和2个加工品种进行试验推广;总结出以养分管理为核心的安全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发了保鲜与鲜切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了高效的酶亲和吸附剂,形成亲和吸附协同超滤浓缩提取菠萝酶新技术。研究并形成菠萝叶纤维批量提取技术及菠萝叶纤维精细化工艺技术,为拉长菠萝产业链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储备。形成轻简技术3项、新工艺2个、新设备2项、新产品6个、授权专利12项,正在申请专利14项;鉴定成果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建立试验基地8个,中试线2条。 筛选出的“金菠萝”、“台农16号”、“台农17号”、“粤引澳卡”和“珍珠”等品种,分别比传统主栽品种“巴厘”增产23.5%、15.2%、28%、24.1%和33.6%,其中,“粤引澳卡”已通过品种审定;养分管理技术大面积应用增产9.1%-14.5%;筛选的FMCSta-Flesh 2952果蜡使菠萝保鲜期从7天延长至15天;菠萝酶提取新技术所得酶的活力300万U/g,高于市售酶活2-3倍。项目成果推广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93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菠萝生产40多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约2.34亿元。

     会后,周云龙副主任、张昭处长参观考察了项目实施现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
  • 电话:0759-2859194 
  • 邮编:524091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获得CMA和CATL双证书
    • 南亚所两个澳洲坚果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
    • 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专家组一行到南亚所交流
    • 南亚所获13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到南亚所进行学术交...
      首页 > 科研动态 > 我所主持的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通过验收
    我所主持的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通过验收
    作者:未编辑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1-04-27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4月21日,我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菠萝安全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3-41)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的验收。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周云龙副主任、技术合作处张昭处长,我院雷茂良书记出席了会议。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孙光明及其团队成员,整合了我国菠萝行业的资源,实行产学研结合,解决了一些产业瓶颈问题,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支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菠萝安全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引进保存菠萝种质128份,筛选出3个鲜食品种和2个加工品种进行试验推广;总结出以养分管理为核心的安全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发了保鲜与鲜切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了高效的酶亲和吸附剂,形成亲和吸附协同超滤浓缩提取菠萝酶新技术。研究并形成菠萝叶纤维批量提取技术及菠萝叶纤维精细化工艺技术,为拉长菠萝产业链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储备。形成轻简技术3项、新工艺2个、新设备2项、新产品6个、授权专利12项,正在申请专利14项;鉴定成果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建立试验基地8个,中试线2条。 筛选出的“金菠萝”、“台农16号”、“台农17号”、“粤引澳卡”和“珍珠”等品种,分别比传统主栽品种“巴厘”增产23.5%、15.2%、28%、24.1%和33.6%,其中,“粤引澳卡”已通过品种审定;养分管理技术大面积应用增产9.1%-14.5%;筛选的FMCSta-Flesh 2952果蜡使菠萝保鲜期从7天延长至15天;菠萝酶提取新技术所得酶的活力300万U/g,高于市售酶活2-3倍。项目成果推广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93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菠萝生产40多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约2.34亿元。

         会后,周云龙副主任、张昭处长参观考察了项目实施现场。

    All Right Reserved©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邮编:524091 电话:0759-2859194 
    粤ICP备14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5号
    OA系统    邮箱登陆    数据库     物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