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细
摸索中发展的热科院南亚所马铃薯研究团队
作者:未名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日期:2017-01-18

    虽然湛江已进入冬季,但2016年12月份的湛江还是有点热。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铃薯品比试验田里,金辉、王晓敏两位博士在细心的观察马铃薯幼苗的长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丝毫没注意头顶牛哄哄的太阳。自从引进的50多个马铃薯品种出苗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早出晚归、忙碌的身影,试验田就是他们的实验室,对于每个品种的分布区域、生长特性和产量性状等他们都了如指掌。
    马铃薯是世界和中国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粮菜兼用,营养丰富,生育周期短,适种区域广,收获指数高,增产潜力大,产业链长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2015年1月6日召开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为响应国家粮食战略发展计划,担负国家队科研责任。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领导和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拓展学科领域,开展马铃薯主粮化研究。但万事开头难,热科院南亚所从未涉及过马铃薯研究,而且国内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科研院校很多,热科院南亚所里如何从零的基础上开展马铃薯研究?如何定位所里马铃薯的研究方向?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热科院南亚所没有“等、靠、要”,“先开展工作、问题发展中解决”是所领导班子通过调研、论证,明确的马铃薯研究发展思路。

 

研究团队在田间开展马铃薯试验观测


    为确保马铃薯团队人员组成,先从植物营养、植物保护、蔬菜课题组借调部分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筑巢引凤,2015年、2016年先后聘请两位从事马铃薯研究的博士,今后还会逐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为保证马铃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热科院南亚所调整出70亩土地无偿供马铃薯团队使用,试验田相关的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依托基本科研业务费给予课题组大力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摸索中前进,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热科院南亚所马铃薯研究虽然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迈出了婴儿学步的第一步。围绕早熟鲜食抗病和特色功能性两个目标选育新品种,已从国内外陆续引进了50多个品种,目前通过品比已掌握了一些表现优异的种质资源。另外,围绕提高微型薯繁育原种的繁殖效率和繁殖系数,降低繁殖成本的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也取得初步进展。这些品种和技术为今后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马小卫 图/冯文星)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
  • 电话:0759-2859194 
  • 邮编:524091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 科研动态
    • 南亚所获得CMA和CATL双证书
    • 南亚所两个澳洲坚果品种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
    • 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专家组一行到南亚所交流
    • 南亚所获13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 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到南亚所进行学术交...
      首页 > 科研动态 > 摸索中发展的热科院南亚所马铃薯研究团队
    摸索中发展的热科院南亚所马铃薯研究团队
    作者:未编辑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7-01-18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虽然湛江已进入冬季,但2016年12月份的湛江还是有点热。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铃薯品比试验田里,金辉、王晓敏两位博士在细心的观察马铃薯幼苗的长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丝毫没注意头顶牛哄哄的太阳。自从引进的50多个马铃薯品种出苗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早出晚归、忙碌的身影,试验田就是他们的实验室,对于每个品种的分布区域、生长特性和产量性状等他们都了如指掌。
        马铃薯是世界和中国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粮菜兼用,营养丰富,生育周期短,适种区域广,收获指数高,增产潜力大,产业链长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2015年1月6日召开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为响应国家粮食战略发展计划,担负国家队科研责任。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领导和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拓展学科领域,开展马铃薯主粮化研究。但万事开头难,热科院南亚所从未涉及过马铃薯研究,而且国内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科研院校很多,热科院南亚所里如何从零的基础上开展马铃薯研究?如何定位所里马铃薯的研究方向?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热科院南亚所没有“等、靠、要”,“先开展工作、问题发展中解决”是所领导班子通过调研、论证,明确的马铃薯研究发展思路。

     

    研究团队在田间开展马铃薯试验观测


        为确保马铃薯团队人员组成,先从植物营养、植物保护、蔬菜课题组借调部分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筑巢引凤,2015年、2016年先后聘请两位从事马铃薯研究的博士,今后还会逐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为保证马铃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热科院南亚所调整出70亩土地无偿供马铃薯团队使用,试验田相关的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依托基本科研业务费给予课题组大力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摸索中前进,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热科院南亚所马铃薯研究虽然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迈出了婴儿学步的第一步。围绕早熟鲜食抗病和特色功能性两个目标选育新品种,已从国内外陆续引进了50多个品种,目前通过品比已掌握了一些表现优异的种质资源。另外,围绕提高微型薯繁育原种的繁殖效率和繁殖系数,降低繁殖成本的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也取得初步进展。这些品种和技术为今后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马小卫 图/冯文星)

     

    All Right Reserved©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邮编:524091 电话:0759-2859194 
    粤ICP备14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5号
    OA系统    邮箱登陆    数据库     物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