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数据库 » 详细
《农民日报》:热科院南亚所在右江河谷支农忙
作者: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日期:2017-11-03

    (《 农民日报 》记者操戈 邓卫哲 2017年10月23日06 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用五年时间帮助广西田阳县农民通过升级品种找到脱贫路径,一起来看——
     ●本地芒果品相虽好,效益却忽上忽下,农民很着急:
    农技专家带来“热农一号”,不仅延长了芒果上市周期,更教会了农民通过套袋技术合理种植。
    ●南部山区石多地少,传统作物无法种植,产业亟需升级:
    农技专家引进“澳洲坚果”,石头缝里长出“致富果”,产品卖到了大城市,生态也跟着恢复了。
    一个“热农1号”中晚熟芒果品种,将当地芒果销售期延长了一个多月;一个澳洲坚果品种,为当地连片贫困地区找到了脱贫产业。
    5年来,一批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南亚所)的农业专家活跃在广西右江河谷田阳县。他们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核心,抓住短板调结构,瞄准空白选产业,创造了科技支农的“田阳模式”。
    田阳是广西芒果种植大县,全县种植面积38万亩,产值近10亿元,芒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规模虽然上去了,但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等问题仍制约着田阳芒果做强做优。
    “1996年攀枝花还跑过来要芒果苗,2012年我们去看时,当地已漫山遍野都是芒果,种植管理技术也相当成熟。一问才知道是热科院南亚所的专家全程技术指导,从育苗到栽培管理。”曾分管农业多年的田阳县政协副主席韦敏庆说,攀枝花芒果产业的飞速发展让田阳看到科技支农的重要性。
    从攀枝花回来,田阳县四套班子第一时间赶赴热科院南亚所考察,一个月内双方便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除了要求南亚所提供一揽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外,田阳县还要求选育好的中晚熟品种,以拉长当地芒果销售期,合理安排早中晚上市,防止集体上市造成销售不畅。韦敏庆说:“目的只有一个,做强做优田阳芒果,提高老百姓种植管理水平。”
    “科技支农,一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现有产业进行优化;二是瞄准产业空白,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很快,曾辉作为热科院第一批支农专家被派到了田阳县长期驻点,并挂职副县长,担起科技支农的重任。
    百姓抢着接农技员回家
    今年芒果上市前,田阳县连续下了一个多月雨,造成大量芒果果面露水斑多,品质下降。同期东部沿海等芒果销地又连续40多天高温,没人敢大批量收货。
    “产地雨水多,销地高温卖不动,今年广西芒果出现了少有的市场低迷。”田阳县科技局局长黄强告诉记者。而令黄强没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热科院的热农1号还能卖到四块五一斤。
    “产量高、卖相好、商品果多。”田阳县百育镇六联屯村民彭朝闹道出了热农1号的优势。彭朝闹说,这两年村里不少人都换冠嫁接热农1号,自己今年又嫁接了200多株,“芽条太紧张,供不应求。”
    黄强告诉记者,早熟台农品种占到田阳县芒果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台农看着产量高,可商品率偏低,几百个果子里能卖上价的刚刚过半。而热农1号抗逆性强、商品率高,亩产超过4000斤,没有公母果之分,各个都在八两以上。同时,台农5月底6月上旬上市,热农1号7月中旬上市,有效拉长了田阳芒果上市期。目前,田阳热农1号种植面积3万多亩,投产上市的有1.5万亩。
    农民永远跟着效益走。“现在热科院专家一来,农户直接从县城接走,搞得政府部门要找专家还得去地里。到了芒果管理关键期,专家们几乎天天都在地里。”黄强笑着说。
    “老百姓只有看到效果,才相信你。”曾辉告诉记者,刚开始推广热农1号,一车芽条拉过来免费送,还得一家一户上门问人要不要。现在再拉芽条过来,车还没到电话就被打爆了。
    每次下村培训吃饭,村民都喜欢凑过来跟曾辉坐,不停地问问题。就在一次次的饭桌交流和田间指导中,田阳果农懂得了十月底第二梢老熟后挖坑深松施肥正好,明白了套袋花一毛、多卖一块钱的好处……
    五年间,热科院南亚所的科研人员自带投影仪,走村入户,教会了农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黄强称,以前田阳县种芒果没人套袋,为了推广套袋技术,南亚所免费送来十几万个袋子,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既恢复了生态,又提高了效益
    两翼山区,中间河谷,南部石山,北部土山。田阳县南部石头山区属集中连片贫困区,脱贫任务重、难度大,石多地少,农业产业选择受限,以前只能零星种点玉米,亩产值不到一千元。

    从事澳洲坚果研究十多年的曾辉,实地考察后认为,南部石山区冬季有霜冻,虽不适合种植芒果,却非常适合耐寒性较强的澳洲坚果,“只要石头缝里有点土壤就行。”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李斌尝到了甜头,2013年,在曾辉指导下,他试种了30亩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今年适应性较好的两三个品种每株能产带皮鲜果50多斤,按每斤10块钱的价格,一亩30株就是1500元收入。丰产期亩鲜果产可达800多斤,亩产值超7000元。
    “以前苗是热科院免费扶持,除了一些农家肥,基本没啥成本。”县里虽没出台相关种苗扶持政策,看到市场潜力的李斌,今年还是租了400亩山地种植两个开花结果较快的澳洲坚果品种。“提早下手才能抢占先机,南部山区大片的山地都需要高效产业替代。”
    曾辉直言,之所以选择推广澳洲坚果,是因为广西多喀斯特石灰岩地貌,土地石漠化严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必须平衡好。坚果种植粗放,基本不需要精耕细作,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能增加植被恢复生态。
    田阳县巴别乡德安村村民李刚,2013年从深圳返乡创业,在网上看到热科院在推广澳洲坚果种苗,便找到科技局申请种苗。“坚果属有机健康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深圳等大城市很受年轻人喜欢。”
    “澳洲坚果给南部连片贫困地区农民找了条出路。”田阳县政协副主席韦敏庆认为,澳洲坚果是田阳芒果主导产业的有效补充。贫困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坚果种植期长达几十年,劳动力、资金投入少,管理粗放,不用打农药,非常适合田阳南部连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的需求。

 

    新闻来源链接: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10/23/nw.D110000nmrb_20171023_1-06.htm?div=-1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
  • 电话:0759-2859194 
  • 邮编:524091
 
  • 首页
  • 本所概况
    • 本所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服务三农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论文著作
    • 专利技术
    • 行业标准
    • 最新动态
  • 人才队伍
    • 高级专家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专家库
  • 植物园
  • 下载中心
    • 项目管理
    • 成果管理
    • 其他下载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意见
  • 临时数据库
    • 海口日报:热科院南亚所专家  赴巴西交流合...
    • 热科院南亚所主持召开湛江市行道树建设研讨...
    •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专家到热科院南亚所调研
    • 湛江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陈瑞群来我所调研指导
    • 我所菠萝新品种组培苗快繁获新进展
      首页 > 临时数据库 > 《农民日报》:热科院南亚所在右江河谷支农忙
    《农民日报》:热科院南亚所在右江河谷支农忙
    作者: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来源: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7-11-03 点击: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 农民日报 》记者操戈 邓卫哲 2017年10月23日06 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用五年时间帮助广西田阳县农民通过升级品种找到脱贫路径,一起来看——
         ●本地芒果品相虽好,效益却忽上忽下,农民很着急:
        农技专家带来“热农一号”,不仅延长了芒果上市周期,更教会了农民通过套袋技术合理种植。
        ●南部山区石多地少,传统作物无法种植,产业亟需升级:
        农技专家引进“澳洲坚果”,石头缝里长出“致富果”,产品卖到了大城市,生态也跟着恢复了。
        一个“热农1号”中晚熟芒果品种,将当地芒果销售期延长了一个多月;一个澳洲坚果品种,为当地连片贫困地区找到了脱贫产业。
        5年来,一批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南亚所)的农业专家活跃在广西右江河谷田阳县。他们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核心,抓住短板调结构,瞄准空白选产业,创造了科技支农的“田阳模式”。
        田阳是广西芒果种植大县,全县种植面积38万亩,产值近10亿元,芒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规模虽然上去了,但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等问题仍制约着田阳芒果做强做优。
        “1996年攀枝花还跑过来要芒果苗,2012年我们去看时,当地已漫山遍野都是芒果,种植管理技术也相当成熟。一问才知道是热科院南亚所的专家全程技术指导,从育苗到栽培管理。”曾分管农业多年的田阳县政协副主席韦敏庆说,攀枝花芒果产业的飞速发展让田阳看到科技支农的重要性。
        从攀枝花回来,田阳县四套班子第一时间赶赴热科院南亚所考察,一个月内双方便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除了要求南亚所提供一揽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外,田阳县还要求选育好的中晚熟品种,以拉长当地芒果销售期,合理安排早中晚上市,防止集体上市造成销售不畅。韦敏庆说:“目的只有一个,做强做优田阳芒果,提高老百姓种植管理水平。”
        “科技支农,一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现有产业进行优化;二是瞄准产业空白,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很快,曾辉作为热科院第一批支农专家被派到了田阳县长期驻点,并挂职副县长,担起科技支农的重任。
        百姓抢着接农技员回家
        今年芒果上市前,田阳县连续下了一个多月雨,造成大量芒果果面露水斑多,品质下降。同期东部沿海等芒果销地又连续40多天高温,没人敢大批量收货。
        “产地雨水多,销地高温卖不动,今年广西芒果出现了少有的市场低迷。”田阳县科技局局长黄强告诉记者。而令黄强没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热科院的热农1号还能卖到四块五一斤。
        “产量高、卖相好、商品果多。”田阳县百育镇六联屯村民彭朝闹道出了热农1号的优势。彭朝闹说,这两年村里不少人都换冠嫁接热农1号,自己今年又嫁接了200多株,“芽条太紧张,供不应求。”
        黄强告诉记者,早熟台农品种占到田阳县芒果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台农看着产量高,可商品率偏低,几百个果子里能卖上价的刚刚过半。而热农1号抗逆性强、商品率高,亩产超过4000斤,没有公母果之分,各个都在八两以上。同时,台农5月底6月上旬上市,热农1号7月中旬上市,有效拉长了田阳芒果上市期。目前,田阳热农1号种植面积3万多亩,投产上市的有1.5万亩。
        农民永远跟着效益走。“现在热科院专家一来,农户直接从县城接走,搞得政府部门要找专家还得去地里。到了芒果管理关键期,专家们几乎天天都在地里。”黄强笑着说。
        “老百姓只有看到效果,才相信你。”曾辉告诉记者,刚开始推广热农1号,一车芽条拉过来免费送,还得一家一户上门问人要不要。现在再拉芽条过来,车还没到电话就被打爆了。
        每次下村培训吃饭,村民都喜欢凑过来跟曾辉坐,不停地问问题。就在一次次的饭桌交流和田间指导中,田阳果农懂得了十月底第二梢老熟后挖坑深松施肥正好,明白了套袋花一毛、多卖一块钱的好处……
        五年间,热科院南亚所的科研人员自带投影仪,走村入户,教会了农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黄强称,以前田阳县种芒果没人套袋,为了推广套袋技术,南亚所免费送来十几万个袋子,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既恢复了生态,又提高了效益
        两翼山区,中间河谷,南部石山,北部土山。田阳县南部石头山区属集中连片贫困区,脱贫任务重、难度大,石多地少,农业产业选择受限,以前只能零星种点玉米,亩产值不到一千元。

        从事澳洲坚果研究十多年的曾辉,实地考察后认为,南部石山区冬季有霜冻,虽不适合种植芒果,却非常适合耐寒性较强的澳洲坚果,“只要石头缝里有点土壤就行。”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李斌尝到了甜头,2013年,在曾辉指导下,他试种了30亩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今年适应性较好的两三个品种每株能产带皮鲜果50多斤,按每斤10块钱的价格,一亩30株就是1500元收入。丰产期亩鲜果产可达800多斤,亩产值超7000元。
        “以前苗是热科院免费扶持,除了一些农家肥,基本没啥成本。”县里虽没出台相关种苗扶持政策,看到市场潜力的李斌,今年还是租了400亩山地种植两个开花结果较快的澳洲坚果品种。“提早下手才能抢占先机,南部山区大片的山地都需要高效产业替代。”
        曾辉直言,之所以选择推广澳洲坚果,是因为广西多喀斯特石灰岩地貌,土地石漠化严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必须平衡好。坚果种植粗放,基本不需要精耕细作,不仅不会破坏生态,反而能增加植被恢复生态。
        田阳县巴别乡德安村村民李刚,2013年从深圳返乡创业,在网上看到热科院在推广澳洲坚果种苗,便找到科技局申请种苗。“坚果属有机健康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深圳等大城市很受年轻人喜欢。”
        “澳洲坚果给南部连片贫困地区农民找了条出路。”田阳县政协副主席韦敏庆认为,澳洲坚果是田阳芒果主导产业的有效补充。贫困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坚果种植期长达几十年,劳动力、资金投入少,管理粗放,不用打农药,非常适合田阳南部连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的需求。

     

        新闻来源链接: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10/23/nw.D110000nmrb_20171023_1-06.htm?div=-1

     

    All Right Reserved©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一号(湖光岩北)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邮编:524091 电话:0759-2859194 
    粤ICP备14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081102000025号
    OA系统    邮箱登陆    数据库     物资采购平台